9月27日, 一纸缺席通缉令 从叙利亚法院发出,直指已流亡十个月的前总统巴沙尔·阿萨德。理由很明确:2011年“德拉雅大屠杀”。而就在48小时前,叙利亚现任临时政府领导人朱拉尼刚刚从纽约归来,准备在十月前往莫斯科,出席即将在那举办的“俄罗斯-阿拉伯峰会”。 是单纯的法律动作,还是一次政治上的精准出击?俄罗斯至今仍是阿萨德的避风港,普京是否会接下朱拉尼这招“下马威”? 通缉令会不会成为俄叙外交谈判桌上的一颗重磅炸弹? 这究竟是朱拉尼的主动进攻,还是一次有备而来的心理战?阿萨德的命运,又是否真掌握在克里姆林宫手中? 2024年12月,阿萨德连夜出逃,带着家人逃往莫斯科。那时候,叙利亚政局刚刚翻篇,朱拉尼尚未完全稳住国内局势。十个月过去,阿萨德一家在俄罗斯的行踪成谜,中毒、离婚、分家产的传闻层出不穷,俄罗斯方面始终不愿公开回应。 阿萨德已经不再是一个政治人物,而是一个“筹码”。朱拉尼政府很清楚,与其让他继续在俄罗斯“养老”,不如拿来做文章。
2025年1月,俄罗斯副外长波格丹诺夫曾密访大马士革,与朱拉尼团队进行三小时闭门谈判。朱拉尼当时提出三项条件: 一是勾销阿萨德时期欠下的巨额债务,二是归还流失至俄罗斯的叙利亚国有资产,三是引渡阿萨德 。 俄方当场否认藏有叙利亚资产,也坚决拒绝引渡阿萨德。朱拉尼虽未得逞,但那场谈判埋下了伏笔。他明白,真正能撬动俄罗斯让步的,不是阿萨德,而是俄罗斯在叙的两座军事基地。
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,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命根子。 一个是俄军在地中海的唯一出海口,另一个是中东与北非的后勤中转站。 失去这两座基地,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。 朱拉尼很早就开始试探这两个基地的“敏感神经”。年初,俄军运输车队在通往塔尔图斯的道路上被叙方拦截,被迫原路返回赫梅米姆。一纸通行证没拿到,几十辆补给车就被卡在半路。
不是不让你走,是告诉你“地盘是我的”。这才是朱拉尼真正想表达的态度。 朱拉尼政府还推动“军事驻扎新规”草案,要求所有外国驻军每年签署合作条款,包括兵力配置、补给计划、人员流动。 虽然该草案尚未审议通过,但俄罗斯防长已经对外表示“高度关注”。 与此同时,塔尔图斯港管理局已被全面换血,原本由亲阿萨德家族掌控的高层被彻底清洗。总统府直接下令任命新的主管,港区周边也设置了“民事安全岗”,名义上是打击走私,实则是进一步控制俄军通道。
这些动作没有直接掀起冲突,却让莫斯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俄罗斯当然不是没反应。 国防部和外交部纷纷发声,强调俄军驻叙“合法性”,并抛出“反恐斗争”的话题。 但朱拉尼显然不吃这一套,他的目标不是让俄罗斯走,而是让俄罗斯“花钱留下”。 朱拉尼公开表示愿意谈判,但前提是俄罗斯得拿出诚意。债务减免、归还资产、能源援助、粮食供应,这些都在谈判清单上。真正的底线,是基地的“使用权”,而不是阿萨德的“人身自由”。
从朱拉尼的布局来看,他并不真的想抓回阿萨德审判。通缉令的意义在于制造压力,把阿萨德“案件化”,为谈判设定基调。“ 谁保护通缉犯,谁就是国际障碍 ”,这是叙政府对外释放的信号。而这份信号,恰好在峰会前夕释放,显然是有备而来。 朱拉尼在动身前,故意“绕道西方”,出现在联合国大会现场,与多国领导人会晤,提出三件诉求:重新申请联合国承认,争取国际重建援助,以及追查战争罪行。
阿萨德的名字,在会议期间被多次提及。虽然不是议程重点,但朱拉尼利用每一次机会将“正义”与“引渡”挂钩。他要的不是国际社会的立即支持,而是道义上的合法性。 在国内,朱拉尼同样需要这份“姿态”来稳固政权。今年3月,阿萨德忠诚派曾在西部地区发动反扑,造成数百平民死伤。朱拉尼政权被质疑“软弱”,通缉令正好可以作为回应。
这份通缉令也在叙国内逊尼派民众中引发强烈共鸣。毕竟朱拉尼是靠反阿萨德起家的,不清算旧账,无法服众。对俄罗斯而言,阿萨德已从“朋友”变成了“包袱”。 普京面临的,是一个极其尴尬的选择:继续保护他,就必须付出代价;放弃他,又有失“战略信誉” 。 2011年,俄罗斯在卡扎菲问题上投下弃权票,结果北非影响力迅速丧失。普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。今天若再把阿萨德交出去,等于再次“背叛”盟友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。叙利亚已无力偿还数百亿美元债务,国有资产去向不明,粮食和能源也亟需外援。俄罗斯若想继续保住两个基地,就得在这些问题上做出让步。 朱拉尼正在打的是一场“资源换信任”的交易战。不一定要拿到阿萨德,只要能换来燃油、电力、贷款等实打实的利益,这场博弈就算赢了。俄罗斯也在盘算底线: 保住面子,留住基地,不让盟友失望,也不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。
目前来看,朱拉尼是有备而来。他掌握主动权,出手节奏清晰,心理战打得极其精准。俄罗斯则处于“不能让也不能抢”的尴尬中,进退两难。塔尔图斯港的水、电、油一旦延迟送达,俄军的后勤能力就会立刻受到影响。朱拉尼无需动武,只需“卡住节奏”,就能让克里姆林宫感受到“疼痛”。 这才是他真正的底气。政治上制造压力,外交上争取支持,军事上控制节点,法律上树立正义姿态。每一步都不是偶然,而是环环相扣。朱拉尼要的,不是阿萨德的头,而是一个强势的谈判位置。 他要让普京知道,要保基地,就得出代价;要保盟友,就得掏腰包。
这场外交博弈,真正的输赢,不在峰会现场,而在幕后每一次交易的筹码堆叠中。朱拉尼发出的通缉令,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外交动作,而非单纯的清算旧账。 阿萨德已不再是主角,而是被摆上桌的“谈判筹码”。俄罗斯若想继续立足中东,就必须在利益与信誉之间做出选择。峰会还未召开,博弈已经展开,真正的较量,就在朱拉尼踏上莫斯科的那一刻。 [1]叙利亚媒体:叙法院对前总统巴沙尔·阿萨德发出逮捕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[2]近60年来首次!叙利亚领导人沙拉联大行:外交破冰易,国内稳定难澎湃新闻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